今天分享一段“办公室奇遇记”,主人公是我,职业是社畜一枚,技能点全点在了“能说会改”上。话说这天一早,我刚端着还没喝一口的咖啡坐下,领导突然从天而降,带着一种“要搞大事”的神情说:“咱们这个文案,方向不对,要再‘有情怀’一点。”
我点头如捣蒜,嘴上说“没问题”,心里却想:情怀?我怀疑你是要我在产品介绍里加入诗词鉴赏。果然,他又补充了一句:“就像那种,看完想哭,看完想买的感觉!”——听完这话,我仿佛看见了《感动中国》和《疯狂的麦克风》联手打造的广告大片。
于是我开始改,什么“产品参数”全抛一边,改成“陪你走过孤独的夜,见证你的成长”,差点没把公司卖的蓝牙耳机写成了青春回忆录。改完交上去,领导看了十秒,说:“不对,这太文艺了,我们是科技公司。”
我当时脑子嗡一下:刚才说“有情怀”的不是您吗?现在又说太文艺?那请问,您心中的“理想文案”到底长什么样?是要一边高科技,一边落泪地连接未来吗?
展开剩余63%不过,为了保住饭碗,我决定进入“领导脑内潜行模式”。于是我试图模仿领导的风格,开头一段来个“引人深思”,中间科普点“芯片黑科技”,结尾再煽一下情绪,比如“让科技不止于冰冷,让你与世界时刻相连。”我自己都觉得像成功学小册子了。
第二天一交稿,领导点头:“不错不错,就是……再干练一点。”我仿佛听到了命运的咔哒一声锁门:“干练一点”?那我前天费尽心思写的诗情画意,是不是可以送去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了?
我只能重新压缩浓度,从600字压到200字,删掉所有形容词、副词、修饰语,精炼到每个字都像牙签戳心。结果,这一稿他看完之后说:“好是好,就是有点冷冰冰了,没感情。”我差点没抱着打印机哭出来:您到底要我感情几分糖?几分盐?
这就像在点奶茶,领导内心配方是:三分热情,五分逻辑,少许情怀,去冰去糖,搅拌三十次,还不能撒芝士。问题是他又没告诉你比例,你就得靠第六感在职场版《最强大脑》里打工。
当然,结局你也猜到了,第五版文案他终于满意了,我一脸疲惫地问:“领导,这次真定稿了吗?”他轻描淡写地说:“嗯,就按这个思路,再改一版看看。”
我当时差点原地升天:原来所谓“意见不统一”的职场真相,就是你不断靠近对方的“玄学审美”,然后在反复拉扯中成长为一个能写出“冰火两重天”风格文案的高手。
不过话说回来,和领导意见不统一,其实是职场上的“常规气压”。谁说打工人不懂艺术?我们每天都在用键盘跳芭蕾,用PPT写武侠小说,只为了听领导说一句:“感觉还不错。”
最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职场意见不统一不是错,只要你调整姿势、控制语速、微笑点头、心态平稳——你就能在“领导说A你写B”的神奇对话里,找到一点点幽默的生存智慧。
毕竟,我们不是不明白,而是太懂“上班”和“懂事”之间,有时只差一个“理解万岁”。
发布于:日本一鼎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